通常情况下,我们做一份PPT的过程是这样的:
1、 有一个想法(主题、任务)
2、 搭建一个框架
3、 拆分逻辑到页面
4、 选择表达方式,完成文稿设计
一场演示,逻辑框架的搭建,比平面设计更重要。
这就好比一个人写文章,连讲什么都没有理清楚,就不可能写得明白。
很多情况下,我们认为一场演示逻辑不清晰,是因为演讲者的表达和观众的理解之间存在错位。
散乱的观点可能让观众误解,甚至完全不了解演讲者想表达的意思。
游戏一
下面这张PPT,你能很快记清楚有哪些数字和字母吗?
人脑会自动将同时出现的事物归纳,以寻找其中的共性和意义,有逻辑的观点排列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。
而如果通篇找不到逻辑关系,观众就会逐渐脑力耗尽。
如果一场演讲当中的观点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分类罗列出来的,那观众就会自发地认为观点之间是一定联系的。
再来看下面这张图,你能很快记清楚有哪些数字和字母吗?
游戏二
不讲清楚逻辑,观众就会乱猜逻辑。下面这几个图形,你觉得其中有什么规律?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括号的重复。
而不会认为是下图所示形状的重复,尽管这种划分方式更加合理,涵盖了页面中的所有元素。
这就是一种表达和理解的错位现象。
找对方向,比埋头努力更重要
上面两个游戏说明:
1、有逻辑的观点排列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;
2、不讲清楚逻辑,观众就会乱猜逻辑。
其实逻辑框架的重要性远不止此。
我们经常听到,找对方向,比埋头努力更重要。这句话并非投机取巧,因为找方向并不是拍脑袋,而是建立在充分调查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决策,是思考的结晶。
路是靠人走出来的,不论往哪个方向走,都能成功,信不信?
信呀,从成都到重庆,可以向东走,只需要几百公里,也可以向西走,一路翻越青藏高原,穿越中东,渡过地中海,横跨大西洋,贯穿美国,横跨太平洋,到达我国海岸线,再走一千多公里,就到了。
制作PPT的目的也是传达信息,得先把信息骨架建立好了,才方便运输。
逻辑框架搭建,就是找方向的过程。
古话说,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对于一场演示而言,在做演示文稿之前,思考清楚演示的框架思路就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。谋定而动,可以提升演示的系统性。
解剖复杂问题的工具
运用一定的逻辑框架,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。
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,华尔街顶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,美国房贷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接管,连通用汽车、福特汽车、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等实体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,美国政府签署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。次贷危机不仅局限于美国,也蔓延到了整个金融行业,波及到世界各国。
之所以爆发爆发这样一场巨大危机,是复杂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。因此,要讲清楚这场危机并不容易,一定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线条才行。
在备受赞誉的纪录片《监守自盗》中,为了解释该危机的来龙去脉,影片被划分为5个大板块。
分别为: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(How we got there)、泡沫(The Bubble)、危机(The crisis)、责任(Accountability)和现状(Where are we now)。
明确的逻辑线条,从叙述事件的背景、起源开始,到危机的积重、爆发,再探讨责任和现状。让作为外行人的观众,也能对当时的金融危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。
感兴趣的可以看看。
保护弱小的需要
所有的设计工作都是建立在逻辑框架的基础上。一旦逻辑修改,其它工作必然跟着修改。
一条明确的思维线索可以从无谓的重复修改中节省时间。
本文
戛然而止。
黑白间设计工作室
致力于在美与实用间寻找平衡
让设计变得简单
∨
黑白间设计工作室
致力于在 美与实用之间 寻求平衡
地址
Central Park
Chongqing, China 401120
定制咨询时间
星期一 — 五:9:00–17:00
星期六 — 日:11:00–15:00